無線醫療將替代傳統醫療保健服務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轉向技術來更全面地了解他們的整體健康情況。在過去,只有花許多錢入住高端診所或者接受昂貴的醫療檢查才能得到具體的健康數據。然而,現在要獲得這些信息花費并不高,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能得到。這些監控系統有些在獨立的設備上運行,而其他則在像 iPhone 這樣的流行消費電子產品上運作,還有的甚至可以在你的車上運行。
例如,對于很多夜里睡不好覺的人來說——這樣的人僅在美國就有 5000 萬之多——現在有了很多輔助睡眠的儀器,有已經面市了的,也有正在等待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監督局(FDA)這類國家監管機構批準通過的。其中,前景最好的一款是床邊睡眠檢測儀 “睡眠大師”(SleepMinder)。這款儀器大約有鬧鐘大小,通過運動傳感器來測量你的睡眠質量、呼吸情況以及任何睡眠呼吸暫停事件,全部都無需接觸你的身體。從這些數據中, “睡眠大師” 會創建一份報告并將其發送到一個網站,用戶可以在這個網站上將報告打印出來帶與醫生討論。這一流程去年獲得了 FDA 批準,效果可以替代在睡眠實驗室度過昂貴的一晚(在美國平均價格為 2625 美元) 。除了幫助診斷普通的睡眠障礙,它也可以查出影響睡眠的慢性疾病。
一款更簡單的家用設備私人睡眠教練”(Zeo Personal Sleep Coach),系統中有一條內置多個傳感器的頭帶,這些傳感器會在使用者從清醒狀態進入深層和 REM 睡眠狀態或者從中醒來時收集大腦、眼睛以及臉部肌肉的信號。不過該系統并不跟蹤睡眠中的呼吸情況或呼吸暫停現象。傳感器會把數據傳輸到一臺床頭設備,把信息用圖形展示出來,并根據每晚休息的總體質量打一個分。
如果你患有心律不齊,或者你認識有這個毛病的人,AliveCor 公司去年發布的一款產品可能會有所幫助。安裝了該公司售價 100 美元的 iPhone 4 外殼后, iPhone 就變成了一臺心電圖儀(ECG)。現在這個產品已經通過了 FDA 的批準,你可以用它來監控心率和包括心房纖維性顫動在內的心臟節律異常,只要你覺得不對,隨時可以拿出來測量。這可以說是一個大突破,因為抱怨自己心率不齊的病人往往在看病時不會發生這個問題。使用這款 AliveCor 設備時,把裝有特殊外殼的 iPhone 按在你胸前的皮膚上,或把它拿在你的手中。外殼中的銀電極檢測心率,通過藍牙把信息傳到 iPhone 上,iPhone 上的一個應用(App)會把數據轉換成心電圖的圖形,之后變成 PDF 保存起來。
同時,美國佐治亞技術研究所(Georgia Tech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 iPhone 應用程序,用以評估與帕金森氏病有關的震顫,使醫生更好地治療病人。這款叫做 iTrem 的應用程序去年在埃默里大學開始了臨床研究,在 FDA 批準后即可以投放市場。
就連福特汽車公司(Ford)都已開始做出無線醫療方面的動作。2011 年 5 月,福特公司宣布正在開發車內健康跟蹤技術作為其同步系統(Sync system)的一部分。福特正與像美敦力這樣生產血糖測試設備和軟件的醫療器材公司合作,幫助糖尿病患者追蹤他們的飲食和服藥情況。第一套原型系統用藍牙把汽車和血糖檢測裝置連接起來。這套系統會通過聲音把更新發給用戶,如果血糖水平降得過低,可能導致意識喪失或癲癇發作進而引發極其危險的道路情況,系統還會發出警報提醒。
在沉重的醫療保健開支和人口老齡化現象的推動下,不斷發展替代傳統醫療保健服務的國家,并不只有美國,許多歐洲國家和日本也同樣如此。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的手機普及程度已經與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區相差無幾,由聯合國基金會(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和許多非政府組織在發展中國家開展的移動健康項目(Mobile Health),成功觸及了少有機會得到醫療保健服務的人群,這些移動醫療服務集中在打電話提醒病人按時服用結核病的藥丸、通過短信息讓人們知道在那里可以找到保密的艾滋病毒或艾滋病檢測,并利用通信網絡追蹤疾病的暴發和流行。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